一生人必逛的20間書店
書店名字 / 城市 |
書店故事 |
|
Ler Devagar本身意思是慢讀,這書店的最大特點,就是完全不賣電子書和電子貨品。書店希望前來的客人都可以暫時離開科技世界,在原始書叢中享受閱讀的樂趣。Ler Devagar主要賣建築、政治及藝術有關的書,一手或二手都應有盡有。除此之外,這間多層書店更設有café,讀者可以如掛在半空的飛天單車一樣,在書海中漫游,在實體書海中感受密麻麻的書本藝術。 |
|
Ateneo Grand Splendid是全世界第一間在劇院內的書店。整座劇院的裝潢跟其他劇院都差無兩樣,甚至連舞台上的紅絲絨幕還在台的兩側。唯一不同,就是原本坐人的包廂和觀眾席換上了一層層書櫃。而且,舞台亦化成餐廳,更有定時的鋼琴師為讀者演奏。 |
|
小時候父母總說晚上在星空下閱讀會傷眼,如今北京的Bookworm便可以給你一嘗在星光下閱讀的浪漫。書店雖然只開張了三年,但它已經像一個圖書館一樣,藏書量高達1.4萬本;當中有近8,000多本英文書和各適各樣的英文雜誌。加上店內提供餐飲服務。Bookworm除了是北京或國內難得的英文藏書閣,亦是集浪漫恬靜於一身的閱讀勝地。 |
|
這間巴西書店,特意找來建築師Isay Weinfeld為書店的佈置和空間設計。Isay特意把書店的大門改裝成一幅幅巨大的旋轉書櫃門,令人一看便知道這是間書店。除了大門,店內的空間十分注重舒適及時尚。設計師以書的種類為店內分設多個小分區,並在多個分區都放有豆袋或長桌、椅子,供客人歇息。 |
|
別小看這看上去跟別的百貨公司沒什麼分別的蔦屋書店,書店由設計到落成,都顯出日本人那份細密的心思。 其實整間書店的細節,都是專為50至60歲的中年人士設計的。書店以三棟兩層高的主體建築組成,由空中走廊相連。除此之外,書店設有Starbucks、戶外Café及市集,讀者可帶同動物前來散心。設計師希望蔦屋書店不僅是東京中年人士買書和影碟的商舖,更希望他們可以在這空間享受一整天的漫活人生。 |
|
說了很多古典和慢活的書店,是時候看看好玩的書店了。這位於北京的兒童繪本書店,淘氣的佈置和設計把益智玩具和兒童圖書融合在一起,讓大人小孩都有如置身於遊樂場一樣。小孩可以在書櫃中玩捉迷藏,可以在店內厚厚的地氈上翻跟斗,更可爬到櫃上大大小小的洞裡閱讀。真希望我們的童年,都有這般新奇好玩的書店! |
|
甫走進書店,只見全是連接兩旁書架的梯級。厚厚的梯級除了可供讀者坐下看書,更可以令讀者輕易拿到放在又高又遠處的書。這厚厚長長的梯級,亦是店內舉行新書發佈會和書商推廣活動的最佳地方。不知道能夠想到這樣設計的設計師,是否個子都跟我一樣小個子呢﹖ |
|
Cook & Book書店開業短短四年,其舒適時尚的設計已吸引不少鄰國書迷慕名而來。整間書店以書的類別分了幾個小區,其中音樂閣放了個三角琴和多個古典喇叭、旅遊閣放了汽車旅館模型、而兒童閣則放了無數的玩具車、娃娃和模型。店內亦設有全層Café供讀者休息,絕對是有型有格的書店。 |
圖片來源:Atlas Obscura
|
小時候看龍貓,總幻想自己能穿過一個個樹蔭,然後在盡頭找到寶藏。墨西哥的Cafebreria El Pendulo雖然沒有高聳入雲的大樹,但書店卻滿佈了綠綠的植物,讓人有種置身大自然的感覺。整間書店無論書櫃、樓梯抑或牆身都採用田園風,令人有郊遊的感覺之餘;讀書讀得久亦可靠仰望店內的綠葉護眼。 |
|
這間位於美國的書店,甫走進去就看見幾坐有如哈利波特的校園雲石巨柱,以及一盞盞在暗淡空間中亮麗的吊燈。這裡不時更舉辦電影放映會,甚至充當婚禮場地。The Last Bookstore除了提供買書、賣書的服務,更設有獻書閣;希望籍此能為更多有需要或對閱讀有熱誠的人提供緩助,著實為一間關懷社會的書店。 |
|
說了那麼多書店,就算它們設計得再特別,它們都逃不過一個共通點:它們都是室內的冷氣書店。可接下來的Bart’s Books就不同了,它是一間室外的書店,所有店內的書架、椅子和空間都可以直接望到天空。天氣熱和陽光猛時,亦最多只有數把太陽傘擋擋。這裡雖然沒有以上書店創意無限的設計和裝橫,但其樸素的外觀卻別有一番小島風情。閒時走進去坐坐,不但能感受到陣陣書卷味,戶外的空氣和四周的樹林更令人心曠神怡。 |
|
很多別緻的書店,不是處於西歐美洲,就是亞洲。希臘這間名為Atlantis Books的書店就很不同了,它是一間半戶外的書店,白白的牆身襯上地中海風格,還未走進書本的世界,書店的設計已令讀者遠離煩囂。每年Atlantis Books都會很用心的在店內籌備Caldera Festival嘉年華,為各種藝術和文化界人士在店內聚首一堂,一起分享愉快的晚上。 |
|
這書店由古色古香的火車站改建而成,經改裝後火車站內既保留了透明候車天幕、壁爐等英式特點,亦加上了很多書櫃和休憩空間。Alnwick Barter Books同時亦會貫徹各式各樣的英式習俗,例如剛提及的壁爐,在冬天會有由管理員燃起。火車站最近亦計劃為站內的一輛火車進行活化工程,並加以管理,為前來的遊客呈現更活顯活現的傳統火車站景致。 |
|
談到活化,Dominicans Bookstore除了是一間書店,同時亦是一間古色古香的傳統教堂。這書店的舊址其實名為Selexyz Dominicanen,為一間有逾700年歷史的教堂,經歷過拿破崙戰爭和兩個世紀的丢空;亦當過倉庫、存檔室、還有單車停放處。現在經過建築事務所Merkx + Girod翻身後。教堂本身的寧靜端莊味道,配以書桌襯成一個長長的十字架,相輔相成,書店不時舉辦音樂會和分享會,絕對是書迷和教友的最佳聚腳點。 |
|
方才說過的那麼多間書店,大多都賣裝修和服務,卻沒太多介紹書店的重點——書。巴黎這間名為Shakespeare And Company的書店就不同了,地方不如別的上榜書店般大和華麗,亦沒有Café,步進門口就只有一層層堆積如山的書。雖然如此,書店這務實的形象依然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找書,所有網上找到的照片都是人山人海的。也許,最美麗的書店和人一樣,並不必單看外表,內在美和意義來得更加重要! |
|
隨着科技進步,書本好像都沒太多變化,還是一張張紙釘成一疊的。不過,這並不代表書店的面貌都只能留於教堂和古典的形象。意大利這間書店,就特地以現代感的設計,令書店能跟得上潮流。書店的設計師希望前來的讀者除了看書,同時都可以欣賞建築這一門藝術。店內的天花和拱門全都是半圓形,擺設絕無花巧,保持現代主義建築的簡約特色。店內有不少建築的書本,以及黑膠唱片和DVD。到過The Bookbar Bookshop,就如參觀了博物館,細味當代建築和科技發展的進程。 |
|
台灣好樣本事書店,貫徹了台灣慢活的文化。書店內地方不多,門前放置了古董單車和花卉。進去書店後,亦只見整個裝修都是如此鄉村風情。書店的理念,是希望能夠多收藏一點舊物,所以放滿了打字機、杯、糖果盒、枱燈等裝飾。除了好樣書店,品牌旗下還有好樣餐廳可供讀者細味那些年的點點滴滴。 |
|
意大利的Corso Como Bookstore不愧是建築書迷的好去處,書店的裡外都有着建築師想帶給客人的訊息。先說外觀,完全展現了前衛的現代建築風格,店內的擺設和桌子都令人眼前一亮。細看店內的書,幾乎所有的都是建築或者建築美學的書,絕對是建築界天堂。Corso Como還在韓國、上海、北京都設有分店! |
|
隨意看看照片,差點就以為自己看着哈利波特的劇照!位於葡萄牙的Livraria Lello & Irmão書店,自1906年已開業,當時的一對兄弟熱愛音樂和文學,便與姐夫合資辦書店了。雖然最後這對兄弟和姐夫都離世了,但書店把名著再版和普及的精神就依然留傳下來,直到現在。今天的Livraria Lello & Irmão,更出版自己的雜誌,把最新最熱門的好書推介給大眾,這樣走來的書店,真是不簡單! |
1.The American Book Centre (荷蘭阿姆斯特丹)
|
別以為The American Book Centre是美國的書店,其實它位於阿姆斯特丹,是一間書本和文儀用品都相當齊全的書店。全間書店有三層,收納了大量的明信片、雜誌和書本,而每層的樓梯間都設有樹幹形的支撐柱體,還有特闊的樓梯。 |